实验室应建立样品的标识系统,规定样品的编号,设计样品标签,并确保样品在实验室的整个期间应保留该标签。标识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应确保物品不会在实物上或在涉及的记录和其他文件中混淆。如果合适,标识系统应包含物品群组的细分和物品在实验室内外部的传递。样品管理人员在接收检测或校准样品时,应记录异常情况或对检测或校准方法中所述正常(或规定)条件的偏离。

探究实验室教学仪器配备原则:所配教学仪器必须安全、可靠、质量好、实验效果好,充分保证学校长期、高频度使用要求。选择适合学生使用、趣味性强、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概念抽象方面的适合探究学习的教学仪器,通过实验、探究,易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选择与学生认知规律、课程、生活联系紧密、综合性强的探究性教学仪器,通过对典型课题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实验室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来满足每个实验的需要。每种类型的分析都应该有一个单独的区域,区域之间有物理隔离。实验室的布局和仪器的购买应符合实际检查任务。智能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应根据数字校园的规划要求采用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基础设施,与其他信息系统共享和互联,实现实时交换。信息资源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教学和研究素材转化为易于传播的信息资源、有助于理解和运用数字化资源。